数据中心规划和“两网融合”
DOIT云计算 13年02月27日 15:31 【转载】 作者:ZDNet存储频道 责任编辑:王雪杨
导读:前不久的一个存储论坛上,记者现场聆听了上海交通大学网络信息中心系统架构师黄保青关于构建云存储平台的经验分享,深入且全面地了解到在实施部署过程中如何解决存储、网络和虚拟化方面的难题,以及如何与开源OpenStack结合起来提供服务的应用实践。
在围绕上面几个关注点做了一系列长期调研之后,上海交大做了一套数据中心规划,在闵行总数据中心划分成四个区域,(如下图)前三个区域都是传统的校园网络应用,按照Web层、应用层和数据库层划分,其中数据库层上部署了FCoE交换机。云服务被单独划分成一个区域,因为现在很多新的数据中心应用都跑在这个层上,包括数据分析、创新应用和体验展示等。
在数据和存储网络的融合方面,上海交通大学数据库服务器区的思科Nexus 5550启用FCoE功能,部分接口配置8G FC SFP模块,Web和应用服务器区的服务器主要通过IP协议访问存储,SAN存储系统则选择了支持FCoE的NetApp FAS3270AE系统,因为NetApp FAS和服务器的万兆网卡接入Nexus交换机的万兆接口,在同一万兆端口上可以同时支持FCoE、iSCSI和NAS协议。
据黄保青介绍,NetApp FAS的FC接口接入现有FC交换机,为原有的FC SAN提供存储空间。考虑到各厂商的FC交换机具有极强的排它性,所以没有将原有的FC交换机与Nexus 5500互连。随着时间的推移,FC SAN设备将自然淘汰,数据中心将过渡到纯FCoE存储。
而且,新环境中常用的一些操作系统基本上都可以支持FCoE,例如现在使用的Windows Server 2008 R2、Linux CentOS 6.1以上版本和VMware vSphere 5.1 Software FCoE Adapter,所以在他看来,“FCoE的入门门槛已经降到很低了”。
黄保青表示,他们下一步的计划是支持SAN和NAS的统一集群存储,不仅如此,存储控制器、光纤和网络接口、存储数据卷全部虚拟化,万兆内部网络做到数据的无缝迁移,让徐汇校区和闵行校区之间通过IP校园网实现数据集群化架构和容灾,最终目标是“构建安全多租户的云存储”。
作为国内开源云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去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与英特尔、新浪和中标共同成立开源云联盟,当时学校基于OpenStack的平台有50多台高端服务器,100TB iSCSI存储、400TB对象存储以及全万兆以太网互连,计划在2013年上半年正式对外试运行,“我们将把这套平台运用于生产环境中,与云存储应用结合起来,给全校师生提供IaaS等服务”。
- 第1页:拥抱开源!上海交大云存储经验谈
- 第2页:数据中心规划和“两网融合”